(原标题:鱼跃医疗主动终止发行GDR 出海之路按下“暂停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 陈力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A股公司纷纷掀起了一股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融资潮,鱼跃医疗(002223.SZ)则逆向而行,成为A 股公司发行GDR的首例撤单。
发行GDR,往往向市场传递的是全球拓展意图,鱼跃医疗方面也曾多次表示重点开拓海外市场。
本次发行GDR失败,是否意味着鱼跃医疗海外扩张受阻?
年报显示,2022年鱼跃医疗外销收入7.10亿元,同比腰斩。
鱼跃医疗由江苏商人吴光明创立,2019年,其因内幕交易被罚离场,二代吴群接任,今年初因哄抬血氧仪价格又被罚。
受益这三年间制氧机、血氧仪等产品劲销,鱼跃医疗经营业绩高速增长,那么,鱼跃医疗新的增长点在哪儿?
A股发行GDR的首例撤单者
海外上市计划夭折,是否意味着鱼跃医疗海外市场开拓受阻?
GDR(全球存托凭证)是一种用于在国际市场上募集资金的金融工具。主要目的是,A股上市公司无需在境外直接发行股票即可获得融资,境外投资者通过持有存托凭证间接获得股票权益。因为渠道的便利性,不少A股公司选择GDR作为资本运作的新途径。
近年来,一批A股公司宣告发行GDR,如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SH)近期宣告拟发行GDR募资近200亿元。
鱼跃医疗发行GDR的积极性较高。去年11月,公司曾公告,拟发行GDR,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发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5012.3846万股(包括因任何超额配股权获行使而发行的证券(如有)),不超过此次发行前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5%。
去年12月23日,鱼跃医疗的GDR发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
在今年5月12日的网上业绩说明会上,鱼跃医疗方面还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相关工作正按计划推进中。
然而,仅过一个月,鱼跃医疗突然宣布,终止发行GDR。
筹划推进了半年的工作为何突然终止?
鱼跃医疗称,考虑到国内外市场变化,通过对公司实际财务及经营情况、资金需求以及长期业务战略规划进行全面审视,为了充分保障所有股东的利益,公司与相关中介机构进行了深入探讨,经过谨慎的分析和沟通后,决定终止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事项。
有专业人士认为,鱼跃医疗本次筹划发行GDR,主要目的是筹措资金,开拓海外市场。
此前,鱼跃医疗曾表示,公司募资拟用于核心业务进一步发展和战略投资,包括但不限于优质标的的兼并收购及投资、建设境外研发中心及推进全球产品研发计划,以及建设全球产品销售网络与售后服务体系。
鱼跃医疗披露的2023年经营计划中,其中重要一条是,公司将继续推进海外重点国家市场拓展,积极寻求与国际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扩大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渠道和客户资源。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和经验,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实际上,鱼跃医疗一直在寻求开拓海外市场。2021年,鱼跃医疗向国际金融公司(IFC)申请总额不超过1.5亿美元等值数额的长期双币贷款。当时,公司称有利于提升其在海外市场的信誉度与品牌形象,对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亦能起到积极作用。
鱼跃医疗海外市场开拓情况如何呢?销售收入一定程度上能反映。
年报披露,2021年,鱼跃医疗外销收入为16.26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3.59%,利润比例为23.55%,毛利率为48.21%
到了2022年,公司外销收入为7.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利润比例锐减至6.23%,毛利率下降至29.99%,公司外销收入同比下降56.33%。
新增长点在哪儿
海外市场收入、毛利率下滑,似乎拖累了鱼跃医疗经营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吴光明于1998年创办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即鱼跃医疗前身;2008年4月,鱼跃医疗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成为A股医疗器械第一股。
据不完全统计,上市后,鱼跃医疗疯狂收购,所涉标的包括苏州医疗用品厂、镇江康利医疗器械、苏州华佗医疗器械、信阳中原医疗器械、上海优阅光学、苏州日精仪器、上海医疗器械(集团)、华润万东医疗装备、上海中优医药高科技、曼吉士Metrax、美诺Amsino Medical、意大利百胜医疗集团、上海仕操洗涤、上海优科骨科器材、苏州六六视觉科技、浙江凯立特医疗器械、江苏乐润隐形眼镜等近20家公司。
一系列并购扩张,使得鱼跃医疗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供应商,建立了一个全面覆盖医疗器械领域的专业服务平台,服务于国内超过30万家医疗机构和90%以上的三甲医院,覆盖海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惠及全球3亿家庭。聚焦呼吸治疗解决方案、糖尿病管理及POCT、感染控制三大核心赛道,通过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提升千万家庭健康水平。
官网披露,目前,鱼跃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丹阳、西藏、德国、意大利等设立10大研发中心、7大生产基地、56家遍布全球的办事机构,形成了完整的全球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网络,并与沃顿商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充分整合国际资源,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医疗产品与服务。
不过,鱼跃医疗的经营业绩增长并不快,且不稳定。
2017年至2021年,鱼跃医疗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42亿元、41.83亿元、46.36亿元、67.26亿元、68.94亿元,同比增长34.14%、18.12%、10.82%、45.08%、2.51%、3.01%。
同期,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分别为5.92亿元、7.27亿元、7.53亿元、17.59亿元、14.82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8.45%、22.82%、3.49%、133.74%、-15.73%。
上述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13亿元、6.42亿元、7.08亿元、16.26亿元、13.19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4.80%、25.26%、10.15%、129.82%、8.90%
2020年,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制氧气、呼吸机、血氧仪等产品走俏。2021年,净利润同比有所减少,但幅度不大。
2022年,鱼跃医疗实现营业收入71.02亿元,同比增长3.01%,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95亿元、12.51亿元,同比变动7.6%、-5.19%。
数据显示,2022年,市场对制氧机、呼吸机、血氧仪等产品需求仍较旺盛,但鱼跃医疗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出现放缓。
今年一季度,鱼跃医疗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03亿元、7.14亿元、7.03亿元,同比增长48.41%、58.79%、78.98%。
不过,一季度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是个未知数。另外,一季度公司因哄抬血氧仪价格被罚270万元。这一事件或许反映,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主要与血氧仪等产品火爆销售有关。
2019年,吴光明因为内幕交易而被迫离场,其儿子吴群接任。这一次,因为哄抬物价被罚,尽管被罚金额并不高,但从侧面反映了吴氏父子及鱼跃医疗内部治理缺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