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百年码头龙舞起 黄河岸边赏龙灯
时间:2025-03-02 11:31:05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呼和浩特3月1日电 题:百年码头龙舞起 黄河岸边赏龙灯

中新社记者 张玮

乍暖还寒的清晨,裹着棉袄的游客和村民们早早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村文化广场上,摸龙头、捋龙须,沾福气。

“龙灯鼓”声响起,年轻的龙舞艺人将百余斤的长龙扛起,或昂头,或摆尾,蜿蜒畅游在人群中。“龙灯鼓”声落下,可清晰听见黄河深处隆隆的冰裂声,成为龙舞的尾奏。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之后,年才算过完。”河口龙舞第三代传承人马利平作为龙舞的总指挥,带领30多人正舞得热闹。

2月13日,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龙舞庆元宵。 刘建强 摄

河口村位于黄河上中游分界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走西口(“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的各路人马往来云集,曾持续了200余年的繁荣。

马利平说,随着当时商社、行社、同乡社等民间社团一同兴起的,还有河口的社火文化。相传,当地“吃河路饭”的船东、长期从事漕运的人员共同兴办了“兴隆社”,“社火表演包含各种杂戏、杂耍,河口龙舞就是其中之一。”

马利平的爷爷和父亲都是铁匠,浴火挥锤之余,父子俩对龙舞和鼓乐也十分钟情。“村里的几条老龙都是经我父亲和爷爷的手做出来的。今年,我自己也做了一条。”

传统老龙为两条龙灯,龙头重约七八十斤,龙身长约3丈余,由12根骨节和龙尾组成。一条龙的龙头、龙身为金黄色,人们称为“火龙”;一条龙的龙头、龙身为青白色,人们称为“水龙”。

“这两条龙体重、身长、型美,且制作时间较早,被人们尊称为‘老龙’。每年社火活动时,水、火二龙轮流出演。”马利平向记者边演示、边介绍,“舞龙时,需2至3班人轮舞,每班需要10多个人。特别是掌龙头的,必须是身材魁梧的壮汉才能舞个一两场。两条老龙伴随着‘龙灯鼓’的鼓点,摇首摆尾,在鼓铙声中祈愿一年风调雨顺。”

8岁起,每到春节,马利平就被父亲带着走街串巷舞龙。因为热爱,祖孙三代坚持舞龙上百年。

2月13日,内蒙古河口村,龙腾鼓队在大街小巷进行龙舞表演。 刘建强 摄

“这龙耍的就是一种气势。听,‘龙灯鼓’声像不像黄河滚滚浪涛声?”马利平说,虽说“有龙才有鼓”,但只有“龙灯鼓”才能配得上河口龙舞。

相传,生活在黄河边的男子从七八岁开始就上船敲梆子、打河网,敲梆子的作用是惊鱼入网。“慢慢地就敲出了鼓点韵律,练成了打鼓的童子功。”马利平说着,又打起了鼓点。

如今,“龙灯鼓”在保持原谱的前提下,经过一代代艺人们不断钻研改编,创作出一套独特的打击技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音色和韵律。

“一组5人,1人打鼓、2人耍铙、2人垫钹。”马利平介绍,“龙灯鼓”鼓身内部装着当地铁匠盘打的铁条弹簧。“鼓点急促时,鼓槌敲在鼓皮上会发出‘嗡嗡’的颤音,浑厚且有气势。”

“龙灯鼓”以铙、鼓、钹3件乐器浑然一体,丝丝入扣,时而声如轰雷,犹疾风暴雨倾天而降;时而轻缓昂扬,如和风细雨徐徐飘荡。这种“铙倡鼓应钹助势”的演奏方式,自然形成一种有问有答、有呼有应、紧凑和谐又跌宕起伏的气势,闻之令人欢欣鼓舞。

前些年,马利平成立河口龙腾鼓队,这项传统的“男儿艺”有了新的变化——这支30多人的队伍中,60%是女队员。曾是外乡人的女队员刘娜被这项“有激情”的民间艺术所吸引,“与旧时相比,现在的龙舞更加生机勃勃,以歌颂我们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完)

标签:

生活指南
  • 预防流感,哪些措施最有效?

    近期,流感频发引起广泛关注。流感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能够自我

  • 2024北京新文艺团体优秀戏剧展演年度榜单揭晓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郭香玉)1月20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

  • 多项指数创新高 2024年我国电商市场活跃度明显增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7日)公布2024年1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

  • 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近日表示,2024年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

  • 青海省进出口持续向好 增速逐月攀升创新高

    西宁海关16日发布数据显示,青海省进出口持续向好,增速逐月攀升创

  • 西藏林芝:旅游经营、林下资源等成当地民众“致富法宝”

    来源标题:西藏林芝:旅游经营、林下资源等成当地民众致富法宝每年

  •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丁立人先拔头筹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消息,2024年国际棋联国际

  • 土地市场出现部分回暖迹象 专家预测未来趋势→

    近期,受各项房地产利好政策持续释放的影响,一些城市的土地市场活

  • EST关店,花王求变

    花王集团旗下又一美妆宣布关店。1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花王

  • 陈东升在《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寿险业如何做好养老金融文章》

    11月11日,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在《经济

  • 业界学者古城热议城市更新的可持续生命力

    第九届西安城市复兴论坛9日举行。该论坛以拥抱变化,城市更新的可持

  • 四川炉霍: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中新网甘孜11月6日电 题:四川炉霍: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激活乡村振

  • 台风“康妮”强度增强 浙江调整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Ⅳ级

    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已于30日早晨由强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根据

  •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惠及高原群众(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本报记者 袁 泉 徐驭尧走路终于不疼了!拉着西藏那曲市人民医院

  • 特写:郑钦文的眼泪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特写:郑钦文的眼泪中新社记者 国璇郑钦

  • 中网联发布首批优质直播间名单 117个抖音直播间入选

    9月27日,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网联)、中国国际商会主

  • 民生
    • 12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76元 下调6个基点

    • ​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宣传活动

    • 中外诗人角逐“放翁杯” 致敬爱国诗人陆游诞辰899周年

    • 勤廉文化广场落成--青里乡村振兴再添新亮点